20140917【今夜「趣」政治】我們為什麼要公民制憲
【與談】陳俐甫(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助理教授)
【與談】何澄輝(荷蘭萊頓大學博士候選人)
【主持】張葆源(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副秘書長)
【主辦】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台北市分部
憲法,作為人民的權利保障書,亦是現代民主國家的法治基礎,更是一國發展存立的根本。
對民主自由法治國家而言, 憲法必須來自於全體公民意志的凝結,才能賦予這基本規範在其國家實效領域內具備至高的地位。因此這部法律並非因其名稱而取得正當性、合法性與至高性,而是該主權中全體公民基於共同價值所制定,並經過全體公民的總意認可,方能成為真正為該國法治之基石及民主之守護。
318佔領最高立法機構的行動,並非偶然或意外所致,而是公民對執政當局亂政與及罔顧人民託付的回應,其中更蘊含了對國家體制及其價值系統的質疑。回顧近來一連串功的衝突與抗爭活動,其實問題已相當明顯,這一切並非單一法規或政策的錯誤而生,而是政府與人民基本價值認同的歧異所造成,也因此在三月的議場中傳出 了「公民制憲」的聲音,企望由根本面進行全面改變的訴求。
為何需要「公民制憲」?公民制憲,究竟該如何進行?種種問題都引發我們的思考與想像。環顧台灣今日社會與未來發展,對現狀沒有結構重建的認知,對未來的發展亦缺乏遠見與永續性規劃,那我們當如何面對日益嚴峻的挑戰?繼續任由不公無義的各類事物紛來沓至而疲於奔命,或建立新規範,全面性解決問題?若要確立新的規範,那就必須從為什麼需要新規範這個提問開始,如果我們意識到了重新釐定規伐範與價值是台灣社會與國家的發展所必需,那離了解制憲的必要與意義便又進步了一步。
而這一切就讓我們從「公民為何要制憲」做一個開始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