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進側翼」內建三大主張,428紀念日剛好是符合基進側翼政團三大主張的重要紀念日。428是牽涉到台灣主權狀態的舊金山合約生效的紀念日,這是基進側翼堅持「政治民主化」與「主權自主化」主張的重要根據之一。同時,428也是「國際工殤日」(Worker’s Memorial Day-- International Commemoration Day (ICD) for Dead and Injured),這是為紀念為勞動而傷亡,為受僱者的安全與生存奮鬥的日子,此乃基進側翼力主「社會自由化」的精神核心之一。
於是,速記428紀念日一文!!
========================================================
「經濟奇蹟」,可說是台灣被國際與爾等稱頌最多的字眼。縱使,邇近景氣衰落,昔日奇蹟的光環略顯黯淡,但這五十多年來的經濟表現仍如葑菲可採,憑憶間更泛染著奕奕神彩的孺慕。然而,奇蹟的發生並非在清磬紅魚的率爾間即唾手可得,而是建基於金戈鐵馬般的生命揮霍。的確,工廠如戰場。
「經濟奇蹟」,可說是台灣被國際與爾等稱頌最多的字眼。縱使,邇近景氣衰落,昔日奇蹟的光環略顯黯淡,但這五十多年來的經濟表現仍如葑菲可採,憑憶間更泛染著奕奕神彩的孺慕。然而,奇蹟的發生並非在清磬紅魚的率爾間即唾手可得,而是建基於金戈鐵馬般的生命揮霍。的確,工廠如戰場。
奇蹟的背後,幾乎是殘呈以虐的橫屍遍野。在台灣,從1960年代到21世紀初,約莫40年的光景,被職業災害所奪取的亡魂便高達5萬多,20多萬人更因職災而終身致殘。進入21世紀的當口,按政府的保守統計,每年仍以超過兩架747班機墜機的死亡數累加—亦即超過700名左右的受雇者因職災死亡。但,在以外包和承攬作為企業慣習的台灣,勞動法令與統計數據,在此只具參考價值。
工作傷害一直是勞動者用肉體身軀,向扭曲的經濟發展做出最沈重的抗議。於是,1986年加拿大政府遂將每年4月28日訂為工殤日,迨至1996年聯合國的勞工會議中,得到了國際性的確認。有幸,在台灣職災家屬的努力下,第一部針對職災工人的<職災保護法>終於在2001年年底通過,法令中也明訂了428國際工殤日,更要求政府必須立碑以諮紀念這群無名英雄。
雖然,高雄作為台灣出口導向工業化的前哨站,但職災者的沈重生命,屢屢在高雄發展的歷史書寫中被輕輕翻頁帶過。作為倚靠工業起家的城市,卻欠缺對勞動者身影的歷史遠眺與近描,著實難堪。事實上,早在1960年代末,世界第一個加工出口區—前鎮加工出口區的電子女工,就因為工廠照明設備與勞動強度,讓女工身陷眼疾與視力衰退的困擾中。同時,隨著長期忽略工作場所的安全衛生,而招惹的大規模職災陸續在1970年代初,在各地冒頭。
從礦災、到美商淡水飛歌電子、日商高雄三美,及其姊妹廠美以美電子連續發生女工吸入有毒鎔劑,導致多起肝中毒死亡、到1973年9月3日前鎮加工區女工,因通勤而發生船難的重大職災悲劇後,麻木的政府終於在1974年通過了<勞動安全衛生法>,以規範工廠作業的相關安全衛生標準。
縱使,1970年代後重工業化後的高雄,生硬與粗線條的鋼鐵,正以明喻或暗喻的方式,支撐起高雄的工業和形像。除了名氣響亮的中鋼外,在高雄港邊建構起的世界第一的拆船王國,從船上拆卸下來的鋼板,彷彿如赤裸裸的鋼的暴力,屢屢以拆船工人的生命為質押。從1981年到1985年,陣亡在鋼板拆卸起落跟前的就有59名,476名工人因此而傷殘。這些數據呈現的不過是納入保險的工人,至於那些在保險界線外的死傷工人,則是難以昭雪的謎了。台灣缺乏工業原料的人文地理常識,在高雄都必須改寫。正是這些拆船工人用血汗與生命,將廢船化做廉價的工業鋼材原料,讓台灣在世界性的出口導向製造業中,睥睨全球。高縣的大發工業區的廢五金回收提煉,不也是相同的勞動身影與相同的結局嘛。
儘管,從帳面數字看來,職災發生與死亡率似乎逐年下降,但必須僅記的是,當企業為追逐勞力成本的降低而外移海外,甚至引進「外勞」時,職災也刻正輸出中。如果,國際工殤日有其意義的話,那麼台灣人死傷的統計數字的降低,若是以他國勞工職災為抵換的話,則社會進步的宣稱就太過廉價。當標誌人類歷史進程的勞動保護,是從勞動者斑駁的血淚抵換時,靜謐地座落於勞工公園一角的「工殤紀念碑」,對高雄,甚至整個台灣就有著無比沈重的意義,畢竟經濟奇蹟的光環,是因這些過於輕盈的工殤者的生命,才得以擦亮!!
428當天,或許可以到高雄中山三路132號的勞工公園「工殤紀念碑」(中山路與復興路交叉口角落)前,獻上一束祝擣的花束,給那些為台灣經濟發展而犧牲生命或受傷的勞動受僱朋友吧!!
※ 備註:428也是舊金山合約生效63週年的紀念日子。因為,根據舊金山合約台灣主權不屬於中國,希冀台灣人民能夠謹記此一攸關台灣主權狀態條約的紀念日。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