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6「台灣危機觀察——台灣新內閣的挑戰與迫切的中國威脅」記者會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陳南天發言稿
陳南天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
台灣的危機,簡而言之,在於政府與人民都沒有危機意識。
台灣大學國際學院客座教授司徒文在9月16日的台灣安保國際研討會上提到:「我在四年前曾說過『我非常擔心台灣的狀況,而我的擔心是因為我有時候認為台灣人的危機意識不夠強烈』,即使到了今天,我的顧慮仍然依舊。」這位台灣友人的諍言一針見血。我們感嘆的同時,更應該警覺到,就算有危機意識,政府是否有應對的能力與決心?
在國際間,美國川普總統就任後,他捉摸不定非傳統的做法,對這幾年的國際政治帶來許多變數。在東亞,北韓金正恩的瘋狂舉動,中國習近平的對内高壓、對外採擴張主義,使區域間陷入非常不安定的動盪狀態。
再兩天,中國共產黨就要召開他們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19大)」。據報導他們已決定將「習近平思想」列入黨章。1945年中國共產黨的第7次黨代表大會將「毛澤東思想」列入黨章,不僅使他成為黨的思想教父,也顯示了他當時對中國共產黨在思想與政治上的影響力及地位。而鄧小平時代因其改革開放路線促使中國經濟成長,中國共產黨也於1997年他去世後將「鄧小平理論」納入黨章。習近平欲將其思想列入黨章,勢必也須完成他的豐功偉業,併吞台灣、將南海納入中國的領域,成為世界霸權,就成了他急欲達成的目標。也因此,中國將持續在外封鎖台灣國際生存空間,逼台灣困在「兩岸」架構之中。
回到台灣自身,內外更存在著多重危機,亟需正視、解決。
首先,台灣面臨國家定位與國家認同不明的問題,導致國家安全的認知錯亂、沒有國安意識,且無從落實。具體的舉個例子,馬英九政府執政八年,使台灣的兵力不足、戰力不夠,即使美國願意賣更多先進武器給台灣,但是沒有足夠的人員戰力使用,再多武器也沒用處。在國家認同不明的情形之下實施募兵制根本行不通,但是為了選舉考量,少有政治人物願意提出恢復徵兵制的想法。
其次,台灣經濟成長的停頓也是個令人擔憂的危機。今年外資來台投資額度比去年同期減少35%,官方的說法是因為基期大高,但也有說法稱,台灣已成為投資者認為最不友善的地方之一。執政者需要積極擬定以台灣為主體的經濟發展策略,健全體質。我們不知道新內閣是否有此認知並能提出具體的做法。
同時,中國對台內部的統戰更是當前最迫切的威脅。在經濟上,他們採取以商逼政、收買台灣年輕人、將中資以外資名義滲透對台進行商業控制等手段。此外在政治上他們更是步步緊逼,不但持續施壓要台灣妥協於其一中架構。而近期更變本加厲,直接從台灣內部、以侵犯個人權利與自由的方式操作。這包括對台內部利用黑道組成政黨,意圖在政治與言論上產生寒蟬效應,也包括動輒以台灣人民人身安全為籌碼工具進行統戰,例如近期的李明哲事件。
台灣面臨的危機,從最基本的危機意識,到認清內外多重的問題,以至明辨優先緩急、擬定明確可行的解決辦法,需要政府與全民立即凝聚共識、採取行動。我們期待新内閣能夠面對危機,化危機為挑戰,打造安定自由的台灣社會,朝向國家正常化的目標邁進。
----------------------------
陳奕齊 (基進黨主席)
記者會發言稿
中國十九大召開在即,習近平成為僅次於毛鄧兩人之後,最有權勢的領導人之地位,已著毋庸議。同時,隨著習近平集大項大權於一身的中國政界權鬥大戲落幕之後,根據許多專家研判,習近平對台的政策也將以「硬的更硬,軟的一樣軟」的政略原則加以全面推行。
換言之,所謂「硬的更硬」則是指對台灣的國際圍堵力道,除了可預期的將加大與加深之外,對台的施壓也將更為直接與長驅直入。至於,「軟的一樣軟」則會不只會深化其對台灣內部「分化」的力道之外,且將更全面。基於後十九大「習核心」正式確立的形式,過往小英政府不挑釁、或消極迴避的態度,對完成權力集中工程的習近平而言,將會全數政治定性成「已『獨』不回」的表現。因此,基進黨呼籲蔡英文政府必須嚴正面對,並以「強化自身抵抗能力與提防意識」為原則,進行幾項立即可為的反制措施,同時也是符合小英所謂「維持現狀」的施政方向:
I. 對中台各種交流現狀上重新「劃出邊界」:
小英政府必須重新盤整中國跟台灣的各種交流,並且「重新劃出邊界」,確立那些中台當前的交流,可能已經踰越並且傷害台灣的經濟安全、社會安全、國家安全與政治安全。以經濟安全為例,減緩台灣對中國過度的經濟依賴,是長遠目標之外,中國資金直接、抑或利用第三地或第三人的偽裝下的「曲線進入」台灣,台灣政府是不是有足夠的掌握?小英政府是不是有足夠的管控機制呢?從全面盤整中,進行系統性的管控重建,是蔡英文政府當前即可可為之工作。
又以社會安全為例,令人懷疑接受中國直接控管的統派人士的「恐怖主義化」的發展,絕不能以單純「黑幫」視之,而是中國在台灣可以運用的鎮壓性恐怖暴力之運用與展現,必須拿出政治決志進行撲滅。
復次,以國家安全而言,馬英九任內制定的二零一八全募兵制,在台灣人口結構急速變化下,根本撐不到幾年即完蛋,但由於台灣惡劣的政治風氣,已使各黨政客對任何有傷害選票之虞但攸關國家利益的政策多所迴避。小英政府應該主動對「全募兵制」此一政策進行損害控管跟修正因應。事實上,徵兵制也是向國際社會表達台灣自我防衛決心的展現,可以降低國際對台灣自我防衛意志不足的印象。
再者,小英政府用力且用心著墨於內政改革值得肯定,但務必區分主次目標,並按照目標投放心力,否則散彈打鳥的內政改革,將無法發揮制度變革可能產生的帶動效果。例如,賴清德院長在立院答詢之時意外牽扯出的「首都」過度飽和的減壓或遷都之議,事實上值得小英認真思索。是否選擇「遷都」可以再議,但至少必須由「首都功能分散化」的實踐,帶出台灣未來南北與東西城際平衡發展的藍圖,同時也可藉此完成國家安全。不要以為中國的所謂「斬首」戰略,只是單純指涉總統本人,「斬首」也可能是藉由封死過度集政經與文化資源於一身的「首都」,來完成癱瘓台灣的戰略。
II. 建構與提升對中提防意識:
前美國在臺協會主席司徒文在九月中的安保協會舉辦的國際研討會中說,台灣很大的一個問題是,台灣人民的危機意識不夠強烈;因此,中國利用各種文化、宗教、教育或學術交流,並以此交流來發揮鬆懈或降低對中心警戒心防;畢竟,現實上中國對台的打壓跟敵意未曾消減前,任何對中提防意識的降低,即會產生統戰的客觀正面效果。因此,小英政府除了必須重新盤展利用文化、宗教或各種名義的中台交流,甚至還索取政府補助的交流進行重新清點盤展之外,更必須全面性對文化、教育、宗教、社區等等交流中,劃起一條邊界。當然,對於違法收受中國資金的政治與社會團體,則必須嚴加取締。
事實上,中國各種統戰交流的成功,也反應出台灣當前國民身分跟國家認同錯亂與分裂的現狀,因此,小英政府執政期間必須將有助於台灣為主體的國民身分認同的基礎工作,當成提升對中提防意識的工作。
再者,認同錯亂的問題,則必須許多「內政」工程來加以點滴矯治。例如,台語電視台的設立,除了是族群語言平等、以及隸屬母語領域之轉型正義問題外,更是台灣為主體之文化工程。同時,如果「毋須為認同道歉」是小英的核心關懷的話,那麼有許多立即可為的簡單政策,不僅立即可實行,也可以產生逐步矯正認同錯亂的問題。例如,護照封套在國會少數的阿扁任內,都可出版「加註台灣」跟沒有台灣的兩種款式,那麼小英其實應該要秉持著「毋須為同道歉」的初衷,讓護照封皮的「加註中華民國」與沒有中華民國的兩種款式。類似此種簡易,且可以實踐不同認同者的「他者關懷」措施,都是具體可強化台灣為主體的認同工作。
事實上,我們知道小英政府面對如麻國事,且都相當棘手;但是,還是老話一句,確立目標,定出主次,並從中擇取「制度變革將能產生連環帶動效果」的改革著手,更是主要目標。誠如,上述提及的徵兵制,其實也是一種國族認同形成的機會,只要矯正過往導向中國的認同,改朝台灣方向,同時,徵兵也可培養跨階級、跨學歷的集體經驗,對於社會融合,僅次於國民教育。
以上的兩大方向跟例子列舉,大多聚焦在小英政府所側重的「內政」範疇,而不會有方向大轉彎的疑慮,同時也是符合小英「維持現狀」的承諾,但卻能替台灣在中國習近平集權時代下,大大提升抵抗能力與意識!!
----------------------------
何澄輝 ( 基進黨中常委 ) 記者會發言稿
關於十九大
預定於十月十八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黨代表大會,在中國這個極權專制的以黨領政國家是政治權力結構與政治展現的頭號大事。同時也是中國黨政與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行將展開的第二個任期。
第一個確立其領導統治核心的五年來,習近平展現了權力絕對控制的野心與渴望,透過反貪、強軍及藉此的人事權力鬥爭,基本上已經確立了其絕對的領導權。隨著以強軍為號召的軍改,既清除了舊有的軍內其他政治勢力,同時也順勢掌控軍隊領導權力。這一過程符合中共政權「軍先政後」的權力重整建構順序,先後完成組織的改組與對軍內人事的清洗與重新布建,也體現該政權深信「槍桿子」出政權的一貫思維。
同樣的,在基本確立軍內權力重組掌控之後,該政權的下一個步驟則必然是「筆桿子」的掌控,也就是收攏思想與確立意識形態的詮釋權與掌控。據港媒報導,此次,概括習近平治國理政理念的「習思想」,將在十九大被寫入黨章,並會啟動修憲,將「習思想」寫入憲法。據聞,「習思想」包含「四個全面」,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另外還有「五位一體」,包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總體布局」等內容料將也會納入此次的所謂「習思想」之內。若這一傳聞屬實,則這是中共繼毛澤東、鄧小平之後,第三個以姓名命名其思想理念的中共領導人。顯見習近平對於藉此確立其領導權力具有高度的企圖心。
中國十九大所欲傳達意涵
至於,十九大後,中國究竟對台意欲傳達什麼樣的意圖?一般來說,近來主要關注在其所謂「六個任何」的講話,亦即其強調:「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
究其內容來說,其對於台灣的侵吞打壓意欲並無任何改變,這固然是基於其向來的政治確信,但實際上也源自於其黨內政治鬥爭的邏輯與基礎,以及對於其擴張型霸權的政治利益。要言之,透過多年來的經濟發展與國力的蓄積,中國開始企圖透過崛起的國際戰略敘事,已不再僅僅滿足於蠶食鯨吞利益,更已逐步顯露其對於既有國際政治秩序的加強參與之外,也開始提出自我的主張甚至提出對抗性的政治主張。檢視習近平的第一個五年即可發現其透過對東海、南海以及周邊地區的衝突事端介入,積極展現擴張性的作為,甚至要求與美國平分太平洋週邊利益。因此,對台的積極,與其說是歷史性的既得權重申,不如說是擴張態勢下的必然。換言之,面對中國的威脅,台灣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後一個,中國對周邊乃至國際的威脅,隨著崛起論的提倡鞏固,中國威脅將會是必須面對的常態,而不是某種特例。
面對威脅的因應
因此,與其執著於附會中國基於『兩個一百年』(建黨一百年及建政一百年)將會把攻佔台灣作為獻禮,倒不如正視中國霸權崛起下,確立自身定位立場,鞏固自我捍衛自決民主自由價值與體制的決心,並將之建構完善才是根本之道。
台灣人與普世熱愛民主自由價值的所有人民一樣,當然有自我認同與自決的權利。這是當前國際秩序所廣泛認知並據此建構的優位價值,也是最根本的核心價值。
台灣面對中國的威脅,因彼此規模的不對稱性,確實讓很多人會對此感到顫慄。也因此,特別多的政治人物一再強調對話、溝通,或者,認為透過不顧一切甚至不要對等、無視尊嚴的示弱,用「和平」的文字矯飾來掩飾心慌、無力與怯懦。然而,不論是歷史的經驗,或當前實踐的事實,都早已告知我們,逃避、膽怯與示弱,都不能真正迴避危險的實現與侵害,只能因為未曾防備而使得傷害擴大得無以復加。而真正的和平,則來自於拋卻輸誠屈膝與無為安逸可以贏得『永久和平』的幻想,以面對風險的徹底準備,與不避艱險的自我防衛決心,才能震攝侵略者的野心,獲得『長久和平』的真正實益。這樣的決心,體現在現實可行與持續改善強化的務實作為之上,而不是務虛浮誇的不切實際幻想。
例如對於即將於明年開始的募兵制,偽裝在專業化與各種誇誇其言之後,是現實的落差與不可行的種種。更有許多是基於對於制度立論與運作不良的不滿與失望,不思解決,卻直接以鋸箭法式的思維,而決定拋棄舊制,轉而支持所謂全募兵制。然而,不論是人口結構上或技術上的理由,都一再揭示全募兵制的難以實施,更重要的,徵兵制本身的自我防衛決心展現與共同體經驗的深化體認,都有其積極的意義。而當前來說,面對威脅,在威脅遠不如台灣迫切的北歐諸國,發現強鄰俄羅斯威脅升高的徵候,即使獲得北約與美國等各國的集體安全保證,其所做的第一步就是加強民防與心防。而一度廢除徵兵制的瑞典,則是宣布再度恢復全義務徵兵制,並且改為男女皆需服兵役的徵兵制。而其近鄰挪威則早於瑞典成為男女皆須服兵役的徵兵制國家。這些國家,社會先進安全穩定且和平,雖然積極爭取國際間的支持,但從未將自身的安全等閒視之,或是單純寄望威脅者的善意,而是以自我防衛的決心加以應對。而正是這樣的態度,才換來這些國家的長久和平與安全。
代結論
因此,面對巨大威脅,台灣應該做的,是展現為維護尊嚴的自我防衛決心,而不是為了虛幻的和平假象,無條件地『坐著、趴著』也要搖尾乞憐地哀求做出威脅的強權『對話』。若然,是否為了這個對話,跪著、甚至自我出賣也可以?自我防衛決心的展現與堅定恐怕才是自助人助的最根本條件。友邦美國警告台灣全募兵的困難與風險,並且認為台灣理應恢復徵兵制是合乎常理的諍言。而背後更重要的則是對台灣自我防衛決心的質疑。徵兵制實施多年所顯現的台灣軍內種種弊端、醜聞當然需要匡正。然而,這些問題是軍事制度與運作上必須追索脈絡、正本清源,作出改革,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不顧人力結構、財政來源以及資源配置等種種問題就將未臻成熟的全募兵制全面強推。自我防衛始終是自存的根本與出發。



留言